電子后視鏡即將可以合法上路,A股相關概念股活躍?! ‰娮雍笠曠R成為A股新風口,1月12日早上,合力泰在互動平臺表示,“今年公司為吉利路特斯‘流媒體外后視鏡’提供顯示屏供應和技術支持”,合力泰昨日早
電子后視鏡即將可以合法上路,汽車企爭A股相關概念股活躍。新標相吃
電子后視鏡成為A股新風口,準獲三分快彩1月12日早上,批電螃蟹合力泰在互動平臺表示,后視回復“今年公司為吉利路特斯‘流媒體外后視鏡’提供顯示屏供應和技術支持”,鏡登合力泰昨日早盤直線漲停。場車

好上好近期也是公司連續上漲,該股近4個交易日累計漲幅超過25%,有業此前公司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基于星宸車載芯片研發的汽車企爭電子后視鏡方案在正常推進中”。

電子后視鏡可以合法上路
有望替代傳統后視鏡
近期,新標相吃國家標準號為GB15084-2022的準獲三分快彩《機動車輛間接視野裝置性能和安裝要求》正式發布,這個標準的批電螃蟹實施日期是今年7月1日。這個標準一大亮點是后視回復,規定了不僅可以安裝電子后視鏡,鏡登還可以取代傳統的光學后視鏡。隨著新標準的發布,今年7月之后,國內消費者就可以買到裝備電子后視鏡的車輛了。
新標準增加了許多新的術語定義,例如攝像機-監視器系統。根據官方對它的介紹:通過攝像機與監視器組成的系統,在規定視野內看清車輛后方、側方或前方視野的間接視野裝置,簡稱為CMS,其實就是通過攝像頭+屏幕的方式來代替傳統的光學后視鏡。
相較于傳統光學后視鏡,電子后視鏡的體積要更小一些,后視鏡片被攝像頭取代,而后將圖像呈現在顯示屏上而非傳統的直觀鏡片上。
此外,電子后視鏡擁有更寬闊的視野,電子后視鏡是攝像頭和屏幕的組合,可以改變傳統光學后視鏡受鏡面曲率、形狀、大孝角度等因素造成的視野限制,視野盲區會相對傳統后視鏡小很多,駕駛員可以看到更多的細節,提升行駛過程中的安全性。
多家車企爭相吃螃蟹
目前,從全球范圍來看,已經有多款量產裝配電子后視鏡的車型發布,包括雷克薩斯ES300h、奧迪e-tron、本田e、奔馳Actors重卡、曼恩尼奧普蘭巴士、達夫XG+、沃爾沃等,但這些車型還主要集中于歐洲以及日本市場。國內比亞迪、陜汽等車企推出過額外增加電子后視鏡版的車型,另外就是一些概念車型。
國內最先宣布量產電子后視鏡車型的是北汽,去年7月,搭載電子后視鏡的首款車型——北汽魔方上市。吉利也宣布將推出帶電子后視鏡車型,1月9日,吉利旗下高端品牌路特斯汽車在官微宣布,路特斯ELETRE車型將成為中國首批裝備流媒體外后視鏡的汽車。此外,小鵬汽車、廣汽埃安等國內汽車公司也傳將推出搭載電子外后視鏡的新車型。
除車企發力外,電子后視鏡廠商也摩拳擦掌,根據青島當地報道,位于青島即墨區金口鎮的即東智能后視鏡項目主體完工,項目總投資6.2億元,主要研發生產商用車輛的電子后視鏡等產品。
華陽集團日前在官微宣布,ADAYO華陽電子外后視鏡接連取得了關鍵性突破和進展,已與新勢力、自主、合資品牌中的主機廠分別達成合作,獲得項目定點及多個預研項目。據悉,華陽集團于2018年參與了相關法規GB 15084的制定和修訂,公司電子外后視鏡產品在2022年獲得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等行業相關協會頒發專項榮譽。

歐菲光也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帶加熱功能的2M電子外后視鏡攝像頭已量產。路暢科技表示公司流媒體后視鏡近幾年來在前裝和后裝市場均有批量出貨。
電子后視鏡有望成為萬億市場
佐思汽車研究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乘用車市場(不含進口車)前裝標準配置電子內后視鏡的車型上險量為34.67萬輛,同比增長73.04%;相較于2021年2032.8萬的乘用車總上險量,電子內后視鏡的整體裝配率僅有1.71%,尚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
吉利路特斯選裝電子外后視鏡的費用為1.6萬元,以國內目前3億乘用車保有量計算,如果滲透率達到30%,則整個市場規模將達到近1.5萬億元。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A股中,電子后視鏡相關概念股主要有合力泰、好上好、華陽集團、歐菲光、路暢科技等;在互動平臺上,秋田微、芯瑞達、光庭信息、蘇奧傳感、維信諾、數源科技等均有相關信息的回復。值得關注的是,數源科技曾提到智能后視鏡實現了量產,公司元旦后收獲4個漲停板。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